植髮手術前醫師評估重點為何?專業全圖文解析

植髮手術前評估的重點

在患者預約諮詢後,需要先做初步的術前評估,從檢測頭皮狀態、毛囊密度到頭皮鬆緊度,再一一了解患者的病史、家族史、用藥狀況等,最後討論出理想的植髮範圍、植髮術式、術後疤痕狀態和預期的呈現效果。整個過程不只考驗著醫師的專業能力和經驗,也需要患者的主動配合,才能規劃出最理想的治療計畫,並確保植髮手術的成功。那麼,究竟植髮手術的術前評估有哪些?植髮者應該注意些什麼?現在就讓我們一次搞清楚!


植髮術前諮詢內容有哪些?

 

植髮術前諮詢醫師需了解患者年齡、家族遺傳史、藥物治療史、對手術期待度及術後配合度

 

植髮手術前的評估工作大致會分二個部份,一項是頭皮情況的檢測,另一項是個人狀態的諮詢,目的都是要釐清患者的個人狀況,找出落髮原因,給予最恰當的治療方式和植髮建議。

 

在術前諮詢的階段,要了解患者的落髮年齡和嚴重程度,越早開始落髮,日後發展成重度落髮的機率越高,植髮前須審慎評估,否則很容易發生新種植的頭髮還在,原先的頭髮卻不斷掉落,出現空洞,且不斷擴大的窘狀。如果你的落髮問題來自於雄性禿,通常源自於家族的遺傳基因。醫師必須先了解家中其他男性長輩(如:爸爸、外公、爺爺、舅舅等)有沒有禿頭、嚴重程度等,藉此推斷患者的落髮問題可能發展到什麼程度

 

最後,了解患者目前的用藥情況和藥物反應,並且跟他們溝通對於植髮術後的期待,包含植髮造型、毛髮的視覺密度等,通通都要在術前討論清楚並達成共識,確保術後效果達到患者的理想狀態。值得注意的是,植髮手術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外觀,卻不是人人適合。如果患者的落髮原因是化療或特殊疾病(如:紅斑性狼瘡、貧血、營養不良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壓力造成的圓型禿等),即使植髮也很難維持,並不適合植髮。

 

精確術前評估 不浪費任何毛囊資源

 

植髮術前檢測,估算植髮面積及根數計算

 

不論是進行哪一種植髮術式,醫師都會先針對捐贈區和落髮區進行毛囊的密度測試,以了解二個區域的毛囊分布現況,精算出最終移植的毛囊總量,才不會發生取髮過多或過少的問題。若是「FUT毛囊單位移植術」則要多做一樣頭皮鬆緊度的測試,藉此估算出適合擷取的皮瓣面積,避免術後因傷口寬度太寬而不好癒合。

 

討論過程會先用眉筆畫出大致範圍,隨後利用保鮮膜繪製實際植髮面積,並精算出實際植髮根數。舉例來說,A先生預計的植髮範圍是20cm2,目前種植區毛囊密度為20根/ cm2,希望達到75根/cm2的視覺呈現,故在每平方公分需要追加50根頭髮,毛髮移植總量就是20cm2 x50根=1,000根頭髮。一般建議每平方公分的頭皮以50~70根頭髮,視覺呈現效果較好,不過仍要綜合頭皮檢測結果和患者的個人狀態,會不會有第2、3次的植髮需求,才能決定最終植髮量、植髮範圍劃分等。

 

美形髮際線項目,要花費更多時間做髮線設計

 

如果你是想植髮際線,還要花費更多時間做髮線設計,包含髮線高度、兩側頭髮的對稱性和平衡性。配合每個人的臉型不同,適合的髮線造型也不一樣,一般建議以「髮際線到眉頭:眉頭到鼻尖:鼻尖到下巴=1:1:1」的比例最好看。髮際線毛囊多以1株1根頭髮較為自然;並且注意「髮流」方向,才不會讓新植的頭髮看起來雜亂不順。

 

植髮手術

 

事實上,不是所有落髮問題都需要透過植髮手術來解決,部分案例透過口服藥或外用輔助品,就能獲得改善。此外,如果患者的頭皮狀況不是很好,如:頭皮有傷疤、毛囊受傷或發炎等,必須先治療好頭皮的狀況,再來進行植髮評估。

 

建議有落髮問題的人,可以先請醫師協助評估再確認治療方式。目前,大部分接受植髮手術的患者以治療雄性禿、前額髮線後退、部分區域髮量稀疏等問題居多,此外,男女性的美形植髮(如:修飾髮際線、眉型、男性鬢角、鬍子等)也是相當受歡迎的療程。

 

延伸閱讀:

頂上髮落不停 解析掉髮主因

網友最愛問,破解生髮水的六大迷思

幼兒園園長薇薇的無痛感植髮體驗

 

※預約頭皮檢測、了解植髮價格,歡迎加入毛爵LIne好友由專人為您說明↓

0227522722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20號3樓

LINE加入好友 線上諮詢服務

 

 

 

毛爵生髮診所-預約諮詢表單